当前位置: 首页 >> 支部建设 >> 红色展厅 >> 正文

杰出校友

   编辑: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0/07/11

 

1861~1930),原名荣甲,字子缉,又字嗣元,晚年自号农髯,衡阳西乡龙田(今衡阳县渣江镇龙田村)人。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1881年中举人,1903年中进士。历任兵部武选司主事,也曾担任过提学使、湖南教育会长、石鼓书院兼汉寿龙池书院主讲。甲午战争爆发后,曾一度投笔从戎。《马关条约》签订前夕,积极参与康有为的“公车上书”。后转为“教育救国”,先后两次应湖南当局聘请回湘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并担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1904年任湖南官立南路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提出“南学津梁”的教育思想。旨在向社会公布学堂的教育思想,表示学堂要培养诸生继承和发扬南方先贤的先进学术和先进教育思想,挽救民族于危殆,振兴中华。曾熙为诗文大家,专攻诗经、戴氏礼、公羊左氏春秋。著有《左氏问难》十卷、《春秋大事表》二卷、《历代帝王年表》二卷、《和陶诗》二卷及《书画谈艺录》、《诗集》、《文集》各若干卷。曾熙书法造诣极深,康有为将他的八分书与何绍基并提,与李瑞清并称“南曾北李”,与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并称“民初四家”。张大千、谢彬、马宗霍皆出其门下。1930年逝世于上海,归葬于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岘塘村。故居为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湖南省开展“遴选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活动,曾熙与齐白石、沈从文、田汉、丁玲、章士钊、徐特立、周立波、贺绿汀、翦伯赞获选。

恽代英1895~1931年),原籍江苏武进县,生于武昌。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五四运动时期,来到湖南省立三师指导“学友互助会”成员创办“新书报贩卖部”。1921年2月被聘为湖南省立三师语文教员,指导学生建立革命团体“心社”,不久离校。1923年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任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后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军校中共党团书记。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中共“六大”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部秘书长。曾主编党刊《红旗》。1930年因批判李立三“左”倾错误而受到排挤,调任中共沪中区、沪东区行委书记。同年5月被捕。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被杀害。著作收入《恽代英文集》。恽代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

张秋人1898~1928年)学名慕翰,别号秋莼,浙江诸暨县人。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经陈独秀推荐,赴长沙会见毛泽东,被聘请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衡阳)英语教员。他以英语教师身份为掩护,秘密地担任中共湖南三师支部书记兼社会主义青年团衡阳地方团委书记,向学生宣传革命,发展了一批党、团员。同年底,常宁水口山铅锌矿工人大罢工爆发后,张秋人和衡阳的党团员以湘南学联为主组织声援。1923年春,指导和支持湖南“三师学潮”,即“驱刘”运动。不久,因遭军阀迫害而回到上海。1923年5月后,历任团中央委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黄埔军校教官。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同年9月29日被捕,次年2月8日在杭州就义。

蒋啸青1882~1928年),字式嘉,号常青,湖南耒阳人,出身书香世家。1903年求学于衡阳船山书院,1911年毕业于南路师范学堂速成科。从1916年起,先后在衡州府中、新民中学、成章中学、道南中学、蒸湘中学等校和省立三师、三中、三女师讲学,并在三师、三中、三女师当过多年校长。他治学有方,被尊为“湘南教育王”。十月革命后,蒋啸青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学友互助会”和“心社”,是湘南学联指导员,并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启迪学生,蒋先云、陈为人、何宝珍、毛泽建、伍若兰等革命先烈英勇投身革命,与蒋啸青的教育和影响是分不开的。1921年10月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5月支持“驱刘”运动。经老同盟会会员谢晋的介绍任湖南讨贼军总司令部宣传委员随军赴粤。1924年转入国民革命军,在湘军总司令部任参谋。2月底,受中国共产党派遣返衡阳,复任省立三师校长,并担任中共湘南区委委员和国民党衡阳县党部常委。“马日事变”后,国民党残酷镇压衡阳的革命运动,蒋啸青出走武汉,秘密组织力量,准备继续战斗。因找不到共产党组织,于1928年1月23日化装回耒阳,参加湘南起义。湘南起义转兵井冈山后,他留在耒阳开展革命斗争。率其胞弟、共产党员蒋次青,堂弟蒋式麟、蒋乐群等在耒永交界的上架、大义等地打游击。4月18日在上架古楼山被国民军包围。激战中,次青、式麟、乐群相继牺牲,啸青负伤被捕,4月26日被杀害于淝江口。

蒋先云1902~1927年),又名湘耘,别号巫山,湖南新田县人。1917年考入湖南省立三师第15班学习。五四时期,任湘南学生联合会总干事。曾组织省立三师“学友互助会”、“心社”等革命团体,参加创办“新书报贩卖部”。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10月在校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赴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后与李立三、刘少奇等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同年11月奉命到水口山矿区建立党组织和工人俱乐部,12月领导了水口山矿工的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1924年春以优异成绩进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参加了两次东征陈炯明和平定滇桂军阀刘震寰和杨希闵的叛乱。后留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7团党代表、北伐军总部秘书。北伐战争开始后,参加攻打九江、南昌等战役。1927年初,到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队长,倡仪成立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同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蒋先云担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团长兼党代表,5月在河南临颍与奉系军阀作战中,身中数弹,三起三仆,壮烈牺牲。蒋先云是中共早期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

黄静源1900~1925年),字家祝,号执谦,原籍湖南省郴县。 湖南省立三师第17班学生。1919年6月,与蒋先云等一起组织成立湘南学生联合会,后担任湘南学联第8任总干事,并参加由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湖南“驱张”运动。1921年“心社”成立后,系骨干成员。1921年10月在校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系省立三师最早的学生党员之一。1922年参加湖南水口山矿工大罢工。1923年组织和领导衡阳三师驱逐反动校长刘志远的运动,取得胜利。1924年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株洲办事处主任,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副主任。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组织安源工人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是我国早期的工人运动领袖之一。同年9月21日被捕,10月16日被杀害于安源俱乐部广场前。时年25岁。其遗体安葬在岳麓山上。

陈为人1899~1937年),湖南江华人。1918年考入湖南省立三师第15班学习。五四运动后到上海,与俞秀松、罗亦农、张太雷等人一起组织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成为其第一批团员。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北方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2年7月被选为中共“二大”代表。不久,奉李大钊的派遣,先后到济南和哈尔滨进行建党建团工作。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后担任中共北方区委执委会组织部长兼职工委员会书记。1927年5月出席中共“五大”,同年10月出任第一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28年12月和1931年春,他在沈阳和上海两次被捕入狱,均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2年下半年,在中央领导机关迁往中央苏区,他奉党中央命令,留在上海负责中央文库的管理工作。由于长期的奔波劳累,生活的极其艰险和两次入狱的折磨,他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1937年3月在上海病逝。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雷晋乾1898~1927年),湖南祁阳人。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衡阳湖南省立三师第17班学习。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参与组织了“马氏(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衡阳文化书社,并成为革命团体“心社”的首批成员之一。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1923年,受党组织派遣赴安源、水口山等地开展工人运动。同年秋,被中共湘区委员会派往衡山县白果镇,筹建了中共在湖南的第一个农会组织——岳北农工会。11月,岳北农工会遭到赵恒惕镇压,他被捕入狱。经组织多方营救后于1924年2月出狱。1925年9月,他和毛泽东、夏明霹一起由中共湘区委员会介绍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不久被中共湘区委员会和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作为农民运动特派员派回祁阳,任中共祁阳特别支部书记。1926年先后被选为国民党祁阳县党部农工委员、祁阳县农协委员。在雷晋乾等中共党人的推动下,祁阳县农民运动迅速发展,到1927年春,祁阳农民协会有130多个,农会会员达15万人。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6月9日英勇就义。

高静山1902~1933年),原名高寿成,湖南宜章人。湖南省立三师第20班学生。1922年在校由毛泽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心社”成员。1923年负责三师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工作,组织和领导学生“驱刘”学潮,同年6月离校。1924年5月,在宜章组建第一个中共小组——近城小组。1929年春,随红四军主力进军闽西,参与创建和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任红四军前委组织科长、第一纵队第二支部党代表、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军政部主任等职。同年12月出席古田会议。后历任中共闽西特委委员、红9军政治委员,中共闽西特委常务委员、中共闽西总行动委员会书记、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红20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2年6月,因肃反扩大化,被判处监禁五年。1933年在永定虎冈被秘密杀害。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曾日山1904~1937年),又名曾日三,湖南宜章人。1919年考入湖南省立三师学习。毕业后到宜章第一区高小任教,后任国民党宜章县督学。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从广东进入湖南,发动了宜章暴动。经朱德同意,曾日山被吸收到县苏维埃政府工作。同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任第3师秘书。4月随湘南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任红四军第29团秘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起任第4军军部秘书,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保卫井冈山、开辟赣南、闽西苏区的斗争。1931年起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福建军区政治委员。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的斗争,屡建奇勋。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代政治委员,率部担任后卫。后被编入张国焘指挥的左路军并作为前锋部队。曾日山坚决拥护中央北上的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维护红一、四方面军的团结。1936年10月随部队西渡黄河,转战甘肃河西走廊,参与指挥古浪、永昌等一系列战斗。后任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红9军代政治委员。西路军失败后率200人突围,艰难转战祁连山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要求共产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每一个指战员都要做钢铁战士。1937年4月27日在红柳园子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为掩护伤员和妇女先撤,他率部阻击,最后落入敌手,壮烈牺牲。曾日山被誉为“屡建功勋的红军高级指挥员”。

1904~1932年),字贯一,湖南桂东县人,1904年生。1921年入湖南省立三师第24班学习,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学运、工运。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发动衡阳学生举行罢课,游行示威。1926年被组织派回桂东,组织中共桂东支部,任书记。1927年以省委特派员身份,领导桂东农民运动,组织农民自卫军。参加了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1团连党代表。1928年任中共桂东县委书记兼县苏维政府主席、湘赣边区游击队大队长。1929年4月,任红5军第5纵队第2大队党代表。1930年6月任红8军第4纵队司令员,7月率部过长江,任行动委员会书记,统一指挥第4、第5纵队,领导开辟蕲(春)黄(梅)广(济)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同年10月,任红15军政治委员,参加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1月起任红4军第10师政治委员、第13师政治委员、第12师34团团长、第10师师长。期间,他坚决抵制张国焘的“左”倾错误,不计较职位高低,英勇驰骋沙场,率部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和第三次反“围剿”。1932年3月以身殉职。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李天柱1899~1935年),别名振湘,号挽天,湖南耒阳人。湖南省立三师第19班学生。1925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战斗。1926年夏,随叶挺先遣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北伐军占领武汉后,担任武汉地区工人纠察队中队长和大队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率随部参加湘南起义,被推选为耒阳县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1929年1月率部转战赣南、闽西开辟根据地。1930年1月任红六军第二纵队五支队支队长、第二纵队纵队长、纵队司令员。1931年春调往湘赣革命根据地,任湘东南独立师师长。1932年2月,李天柱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长。不久任中共湘赣省委军委书记,并兼湘赣军区副总指挥、第八军军长、第一指挥部指挥。1933年春,因对当时一些“左”倾错误军事指导思想提出不同意见而受到排挤。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守根据地坚持斗争,任红军独立第24师71团团长。1935年6月,李天柱在江西寻邬(今寻乌)突围战中牺牲,年仅36岁。1959年2月,陈毅在《回忆三年游击战争》一文中,高度赞扬他是党和人民军队的优秀干部。

黄克诚1902~1986年),湖南永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军事家。1922年进入湖南省立三师第23班学习,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任永兴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后随朱德、陈毅部队上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4军12师35团团长、红五军师政治委员、红3军第4师政治委员等职。长征到达陕北后,先后任军委卫生部长、红1军第4师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八路军第2纵队、第4纵队政治委员,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北区党委书记等职。抗战胜利后,先后任苏满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政治委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政治委员。1949年任天津市军管会主任和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及政治委员、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9年庐山会议后受到错误审查处理。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名誉,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和第二书记。是中共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他提出了要全面地、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思想、捍卫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张,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高度赞扬。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

张经武1906~1971年),又名张仁山,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湖南省立三师第19班学生,在校期间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军学校第3队队长、政治营长、教导团团长、中央军委第5局副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中央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北上先遣支队第3纵队参谋长、中央驻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兼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办公厅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全权代表、中共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西藏工委第一书记、西藏军区第一政委、中央统战部副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1964年给母校来信,鼓励在校师生。“文化大革命”中遭林彪、“四人帮”迫害,1971年12月27日冤死狱中,时年65岁。

唐天际1904~1989年),原名唐时雍,曾用名唐文发、唐天济,湖南安仁人。湖南省立三师学生。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营党代表。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次年参加湘南起义。后随部队上井冈山。任工农革命军第4军28团营党代表、红5军团第40师政委、红15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长征。后任31军参谋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9师新1旅政委、太岳军区4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一兵团副政委、第4野战军第12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共和国建立后,任第4野战军22兵团政委、湖南省军区司令员、防空军政委、解放军总后勤部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纪委常委。1989年2月10在北京病逝。

曾希圣1904~1968年),曾名曾勉,湖南资兴县人。湖南省立三师第20班学生。1922年在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长江局军委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长、中央军委二局局长。参加长征。抗战开始以后,任新四军第7师政委、中共鄂皖赣区党委书记、皖江区党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纵队政委、豫西军区司令员等职。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皖北区党委书记、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是中共八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1968年7月在北京病逝。

张际春1900~1968年),字晓岚,湖南宜章人。湖南省立三师第20班学生。1922年4月29日在校参加聆听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讲演,在校参加“驱刘”学潮。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担任红军第12军35师政委。参加过长征。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第18集团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长、重庆军管会主任。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西南局第二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中共“七大”、“八大”当选为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四人帮”迫害,于1968年9月12日含冤逝世。上个世纪60年代初曾两次来衡阳察看母校旧址,生前为母校校史写了许多资料。

张平化1907~2001年),原名张楚材,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湖南省立三师第27班毕业。在校名张楚材。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2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随红2、红6方面军参加长征。后任红32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20师385旅政治部主任、120师独立2旅政委、晋绥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晋绥军区二分区政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等职。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湖北省委第二书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湖南省政协主席、湖南省军区政委、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委书记、广州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家农委第一副主任。中共“十大”、“十一大”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64年和1985年两次来信赋诗勉励母校师生。

1907~1999年),原名虞上聪,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人。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三师第30班学习。1925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1930年,先后任井冈山区中共茶陵县委书记、红四军政治部秘书长、闽西特委秘书长、红3军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甘军区关中军分区司令员、红28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38年,任中央军委第四局局长时,经毛泽东批准改名为江华,赴山东敌后抗日,任八路军苏皖纵队司令员等职。1945年参加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后,先后任辽东省委第二书记、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后任中共杭州市委书记、杭州市市长、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浙江省军区第一政委,以后又兼南京军区政委。中共“八大”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林彪、“四人帮”迫害,下放到湖北一个工厂劳动。1973年回到北京,在中共“十大”会议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75年1月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977年被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以后,一直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85年12月25日和1988年1月13日两次视察母校,并与学生一起听课,勉励学生努力学习。

周策纵1916~2007年),湖南祁东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红学家及诗人。1934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五中(其前身为湖南省立三师)初中普通科(11班)。1942年在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毕业,任重庆市政府编审、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为蒋介石起草了一些文稿。1945年始,任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秘书),与陈布雷、陶希圣、徐复观等闻人共事。蒋介石在台湾二二八事件后的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就是由周所执笔。1948年辞职,赴美国留学,开始潜心研究中国五四运动历史,获密西根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哈佛大学研究员及荣誉研究员,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文学系及东亚语言文学终身教授,美国丹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客座教授,国际中国现代文学讨论会主席。1980年6月起,曾主持召开一至五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早年即已被公认为红学研究泰斗级人物。著有《玉玺·婚姻·红楼梦――曹雪芹家世政治关系溯源》、《论红楼梦研究的基本态度》、《红楼梦案》等系列红学论文和《破斧新诂――诗经研究之一》、《中国浪漫文学探源》等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出版了新诗集《海燕》,翻译了泰戈尔的《萤》、《失群的鸟》等作品。在史学方面,撰写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思想革命》是迄今海外公认的对“五四运动”记述最详细、资料最丰富、研究最深入的里程碑式著作。先后获得美国科学院等多种学术奖。2007年5月,因病在美国旧金山逝世。